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• 通過A2.1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

登山健行注意事項

 

1999
量力而為
1.行前規劃合適路線,並衡量體能負荷程度及掌握自身健康狀況,如有無過敏原、或高血壓、高血脂、心血管疾病等危險因子。
2.行進中隨時調整步伐及呼吸,保持穩健,步步踏實。
3.經過危險陡峭路段特別警惕當心,依循指標系統行走於步道範圍,勿自行靠近峭壁,以免發生危險。
4.注意從何處入口登山,不慎迷路時設法折回原路,或尋找避難處所避免消耗體力,以通訊器材求救,靜待救援。
5.緊急狀況或意外事故之通報,可利用衛星定位儀及手機(衛星電話)或地圖告知搜救人員受困座標方位。
AED即刻救援
AED(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,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),是一臺能夠自動偵測傷病患心律脈搏、並施以電擊,使心臟恢復正常運作的儀器。
由於操作容易,開啟機器時會有語音說明使用方式,並有圖示輔助,就像使用「傻瓜相機」一樣簡單,因此坊間稱之為「傻瓜電擊器」。
因突發性心律不整而導致心跳停止的個案,如能把握時間即刻進行救援,成功率將大幅提升。因此對於登山途中遭遇意識喪失或心臟休止等突發狀況,使用AED能夠爭取黃金搶救時間。
臺北市政府於熱門步道登山口旁,擇定合適地點裝設AED,於設置處皆有明顯標示,將緊急救護範圍延伸到事發現場,為民眾打造更安全的健走環境。
躲開蜂螫
1.小心觀察:
見有蜂類在附近活動,應即停下腳步小心觀察,如見有蜂巢應儘可能繞過。
2.裝扮簡單:
避免穿著鮮豔圖樣的衣物,且不要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、香水等。
3.不要招惹:
勿用力或大動作揮手趕蜂,以減少遭受蜜蜂叮咬;亦不要招惹或打死在身體附近盤旋的蜂,以免引來蜂群攻擊。
4.逃離與遮蔽:
如遭蜂群攻擊,應保持冷靜,慢慢移動,避免拍打或快速移動。身上的背包、衣物有保護作用,不可輕易脫掉,若有隨手可得的遮蔽物可即包在頭頸等暴露部位。
5.攜帶藥物:
急救包中準備過敏性休克的處理用藥。
6.儘速就醫:
出現中毒或過敏反應者,應立即送醫。
預防蛇吻
1.退避三舍:
遠離毒蛇的棲息地,如洞穴、沼澤地、岩石的裂隙、廢棄的礦坑或建築物等;如無法避免,亦應結伴進入、謹慎行動。
2.打草驚蛇:
出入濃密雜草堆時可穿著高筒鞋,並「打草驚蛇」,切勿將手伸入中空之林木、石洞或翻動石塊以避免蛇吻。
3.避免夜行:
減少夜間活動,即使是在營地或山屋附近的短距離移動,也務必穿上登山鞋或雨鞋。
4.不要招惹:
不要逗弄冬眠或已死亡的毒蛇,有時看來已明顯死亡的蛇,亦可能因殘存的反射動作而咬人。
5.儘速救醫:
若真的被蛇咬到,務必保持鎮靜,記住蛇的特徵,讓傷處低於心臟,並避免用口吸出或切開傷口擠出毒液,儘速就醫。目前衛生福利部已在全臺各地區建立急診責任院,備有各類高效價抗蛇毒血清。
善待自然
1.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
走入自然環境前,預先蒐集當地的相 關資訊,作好充分的計畫與準備,避 免因不了解或準備不足,造成自己、 他人或環境的傷害。
2.在可以承受的地點行走與宿營
健行或登山時,待在指定的步道上和 宿營地點內;不走捷徑,並儘可能留 下最輕的足跡。
3.適當的維護環境、處理垃圾
只攜帶適量的裝備與食物,並帶出所 有攜入的物品。
4.勿取走任何資源與物件
致力保持造訪地點的原始風貌,不任 意改變當地自然與人文環境,也不取 走任何物件。
5.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
不輕易生火,若有必要亦應使用對環 境傷害最少的器具來煮食或照明。
6.保育自然環境與野生動植物
自然是各種生物的家,尊重並盡量不 影響其生活習慣,不任意餵食動物、 不破壞任何植栽及林木。
7.尊重其他的山林使用者
與他人分享山林環境,尊重他人獨 處所需的寧靜,審慎思考自己的行 為對環境和他人的影響。
(本文相關資訊由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提供)
登山健行裝備
1.登山鞋:
登山鞋必須兼具防滑、防水及透氣功能,選擇合腳並搭配登 山襪,保護足部及腳踝。
2.背包:
選擇寬背帶及有腰帶背包,可調整貼合背部,減輕肩部負擔。
3.衣著:
選擇三層式具排汗透氣服裝,及排汗透氣內外褲,並戴防晒、 防寒帽,輕鬆活動在山野間。
4.飲食:
視行程長短攜帶充分的飲水,以及營養價值高、不易腐敗之食 物,並選擇輕便無毒容器,使裝備輕量化。
5.雨具:
兩截式雨衣是最好選擇。
6.其他:
地形圖、指北針、衛星定位儀(GPS)、手機(充飽電量並備 妥備用電源)、哨子、手套、頭燈、登山杖、隨身藥品及急救 用藥、毛巾、衛生紙等,以上各項視行程長短配備。